在今年六月的 WWDC 开发者大会上我们已经看到,iOS 正以一个更开放的姿态面对第三方开发者,苹果进一步提高了开发者和用户的权限自由度,并宣布开放第三方输入法、通知中心、TouchID、来电归属查询等众多系统级功能。而对国内用户来说,由于中文输入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手机输入法对于国人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功能,也是不少用户之前选择“越狱”的理由之一。因此本次苹果对第三方输入法的支持无疑是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的。目前搜狗输入法 iOS8 版已经展开了 TestFlight 公测申请,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聊聊 iOS8 Beta 5 系统下搜狗输入法公测版的体验表现。
由于仍处于测试阶段,所以该版本的输入法并不是在 AppStore 直接下载的,而是需要加入 TestFlight 内的测试小组,成功加入后仍需要用户手动添加,打开“设置-通用-键盘-添加新键盘”,找到搜狗输入法进行并选择,界面便会弹出“是否允许搜狗输入法键盘进行完全访问”的对话框,通过以后便可以正常使用了,此外长按键盘底部的地球图标(Globe Key)还可以在几种输入法之间切换。
iOS 上的输入法部分,由于一直以来苹果都对其保持着绝对的直接掌控,所以 iOS 设备用户除了原生输入法别无选择。但作为一家国外企业,苹果在中文汉字上的研究和造诣明显不如英文做得好,首先是没有很好的纠错功能,尤其是对于触摸屏来说,很大一个问题就是很容易点到相邻的字母。如果纠错功能靠谱的话,即使打错了也能照样拼出正确的中文。其次则是词库更新较慢,输入法的核心之一是词库,通过高精准的词库才能保证低选字率,但是目前来看,iOS 原生的输入法词库只是随着系统而升级,间接导致很多国内流行词都联想不出来。
此外,由于国人对词库、智能纠错和智能联想功能要求都很高,尤其是在输入一些不算太知名的地名、社会热门词汇以及当地方言的时候,iOS 原生输入法往往会让人十分无奈。本身拼音输入法在汉字输入法编码时,就存在单字重码率异常高的问题,做好智能联想对输入法本身的优劣也是有着很大影响的。
在 iOS7 及其以前,iOS 用户要想使用第三方虚拟键盘,都必须得经过“越狱”这一步骤,而 Android 设备则一直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随着大中华区重要性的逐渐提升,为了让中文用户获得更好的输入体验,苹果已经在 iOS7 中加入了九宫格拼音键盘,并将中文词库进行了大面积的优化改造。现在 iOS8 也新加入的 QuickType 功能,以实现智能预测,让用户可以快速输入文字。相比以前,原生的输入体验算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还远远不够。
说回到本次的搜狗输入法 iOS8 公测版,目前已经可以设置 9 键、26键拼音和五笔三种键盘模式,但不支持手写,而像主题皮肤之类的定义功能也同样支持,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置。
论及输入本身,搜狗在在这方面还是做得十分优秀的,得益于庞大的分类词库、地域词库还有“云输入”,使用搜狗输入法可以很轻松的输入一长串文字,一些常用的、热门的词汇,只要输入前几个字母,后面就会自动联想,非常方便。
另外,中英混输和众多表情的加入也是本次搜狗输入法的一大亮点,用户可以在同一输入界面下完成大部分单词符号的键入,在遇到产品名称或专业术语的英文单词时也可以进行混合输入。而在候选词汇的选择上,搜狗现在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较为常规的横向滑动,选中候选词,另一种则是更为方便的直接下滑键盘即可。
另外在大家常说的九宫格输入上,因为长时间使用 iPhone 原生键盘的缘故,我个人已经倾向于使用拼音 26 键输入,所以九宫格输入已经用不习惯了。当然,输入法作为一个最常用的软件,用户习惯很难更改,接触新的布局方式很多人还是难以适应。就像在中文输入里公认的五笔比拼音快,但换做大多数人,第一选择还是会推荐拼音输入或手写,毕竟拼音和手写基本不需要另外的学习成本,易学也易用。
不过,一些接口上的限制似乎导致了目前 iOS8 上搜狗输入法的不足,第一是无法开启语音输入,这点暂时不能体验;其次,苹果似乎不允许在使用输入法时移动光标位置,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编辑信息时无法做到同时移动光标,以进行粘贴、复制以及剪切等功能。另外,搜狗输入法每次在弹出时的速度也比不上原生输入法,这点还有待改进。
总得来说,伴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手机输入法也已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做得好的话可以第一时间得知用户真正的需求,积累用户的输出词组和打字习惯,以此为搜索引擎和大数据做积累。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畅快的享受指尖的互联生活,一款得心应手的输入法显然是必需品。iOS 之前在中文输入这块一直做的不够好,这种“不够”甚至让 IM 软件的语音发送大行其道。我个人是不太喜欢把手机当成对讲机一样说说听听,因此第三方输入法的入驻无疑算是个福音。
手机智能化后,肩负的任务越来越多,文字输入功能也越来越重要,然而对待这块最常用的功能,做法却一直有点儿敷衍:或是把电脑键盘缩小了放在手机上美其名曰全键盘,或是在电话号码盘上分配了字母当作两用的按键还起了个文艺的名字“九宫格”。近来语音输入虽然略有发展的势头,然而想想各地口音的区别和中文自身发音的复杂性,想流行估计也很难的一件事儿。
更何况在更多情况下,我们都希望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女子”而不是对着手机喋喋不休吧?在手机系统都抛却了拟物化走起了点、线、面的扁平化路线的今天,随便点开一个软件看到的却依旧是实打实拟物的输入键盘,这也算是一种脱节。文字输入什么时候能摆脱功能上的扩展而实现方式上的转变?未来的文字输入会是什么样?什么时候能够实现“所想即所得”呢?有时候想想这些,就觉得明天还真是值得我们一直为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