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百度外卖正式上线,这也标志着餐饮的O2O市场的群雄逐鹿时代开始了新的篇章。而对于百度上线时的高调上线和疯狂砸钱等行为并没有被业界看好,他们认为仅仅通过“赔本赚吆喝”的营销方式只会短期吸引眼球赚用户,如果产品价值不够,或是配送服务不到位等都会造成客源流失。而对此,百度则一心做产品,不理会外界的任何评论。
如今,只要在百度搜“外卖”或者地名+外卖皆可找到百度外卖
记者亲身体验 用户褒贬不一
如今百度外卖已运行3个月有余,从整体上看,不少地方的知名连锁店已有人开始订餐,而一些并不知名的小型饭馆却鲜有人问津。
记者在自己家中使用了一下百度两次,第一次在一家知名连锁餐厅叫了一个套餐,该餐厅按照承诺时间将外卖送到了记者家中,第二次在一家地方小馆叫了一碗米粉,这家店在十分钟后打电话确认地址,而后承诺20分钟内送到,记者在家记时到22分钟的时候店家的米粉送到,总体来说还是守时的。
在北京某商圈中可以看到,许多百度的员工在不遗余力的散发这百度外卖的宣传单,宣传单中醒目的“下单减6元”和“抽金碗”几个字格外的醒目。在商圈内记者则询问了一些使用了百度外卖订餐的用户,他们表示百度外卖还是比较方便的,对于百度的“下单减6元”和“抽金碗”的促销活动来说,不少人希望对减6元的促销方式很认可,认为“抽金碗”有一种遥遥无期的感觉。同时有些人还表示,百度做的外卖快餐体验后感觉很不错,用百度搜索页有一种熟悉和亲切的感觉,体验感可以给到80分。
另外,还有一些人表示百度外卖存在一些不足,如平均配送时间不准确,个别餐馆的餐品下单后会出现短缺的情况,和直接打电话给商家订餐仍旧会有一些差距。另外他们还提出,应该多一些针对某菜品具体介绍、单独评价和打分,这样更有利于在叫外卖时进行挑选,还有就是百度外卖的分类有时会出现一些分不清的感觉,比如“成都小吃”应该在小吃类,而却给它放到了品牌类等等。
关于外卖的前世今生
据有关专家提供的资料:外卖在盛唐或更早的时期就开始流行,只是那时候由于通讯原因需要找外卖的人只能提前到饭馆和老板说要什么样的菜席,如果货源紧俏,则要提前几日预定,并说明自己的住址,等到时间后店伙计会送到附上。到了明朝中叶,随着明朝的经济发展,“外卖”开始在北京,南京,杭州等当时的城市兴盛起来,需要叫“外卖”的则多是达官贵人用来招待宾朋所用。到了民国,电话开始在中国贵族圈流行,一些大型饭庄则开通了专为可打通电话的府邸服务热线。如当年天津的军阀褚玉璞就经常打电话到红星饭店叫酒席和同僚享用。上世纪90年代后,可提供送餐的饭馆比比皆是,并已被广大市民认可,直到互联网进入大众家庭后,一些人才逐渐用网络订餐代替了电话订餐。并据有关人士预测,随着网上订餐系统的完善,可视性强,选择时间长的网络订餐模式必将会取代电话订餐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