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近年来,经济的发展空前的迅速,对石油的利用率之高,也是前所未有。石油化工的生产装置规模不断向大型化发展,生产工艺的辅助系统也愈加复杂,本身的属性又决定了它易燃、易爆、有毒、高温高压的高危险性,因此,石油化工的安全生产难度,也越来越高,安全问题,是石油化工产业的首要问题。
北京赛福通达安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杜绝一切能够避免的隐患。安全生产,以人为本,这是所有业界同仁应该重视的问题,也是赛福通达坚持的宗旨。”
频繁爆炸,警钟长鸣
2010年7月,大连孤山新港码口中石油的一个大型原油储存基地的输油管起火,殃及附近的一个容量为10万立方米的储油罐发生爆炸,浓烟滚滚,油浆满天飞,调集了周边多省的警力,才将这场火扑灭,曾经在汶川抢险的消防队长,英勇殉职,附近的海域都被原油污染。但遗憾的是,这些并没有引起相关企业的警觉。时隔不到三年,青岛黄岛区中石化也发生了输油管道破裂事故,原油泄漏,抢修时,引火爆炸,车辆被掀翻、摧毁,35人死亡,上百人受伤,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但依然没有引起石油企业的重视。2014年,中石油大连金州新区的石油输油主管线泄漏,引发爆炸。仅中石油,四年就发生了八起爆炸。石油、石化企业事故如此之多,化工厂也莫能其外。2013年6月,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发生化学物质泄漏,引起爆炸。今年8月2日,昆山一金属制品企业在汽车轮毂抛光车间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12日,广东佛山一化工爆炸,造成7人受伤。
石油化工企业,为什么会频繁发生事故?“企业的安全意识薄弱,在管理上,也有很大的漏洞,比如说,操作不规范,沟通不畅、通信技术落后等等,总之,就是没有危机意识,总存在侥幸心理”。赛福通达公司董事长也为记者进行了解释。
安全监管是关键
防患于未然,永远比事情发生了再解决更重要。事故一发生,先不说财产损失多少,给国家、自然环境造成了多大的伤害,仅就发生伤亡事件来说,虽然这些企业在事后,都有致歉行为,但是,无论怎么做,都不可能去挽救生命。
赛福通达公司长期致力于研究和生产防爆通信产品,作为一个专业性安全设备的生产企业,主要向石油、化工、煤矿等行业的企业提供工业级移动防爆终端。多年来,赛福通达一直走在安妨技术的前沿,2008年至今,研发了多套先进的产品,包括Safetone工业防爆智能手机、Safetone工业防爆智能平板电脑以及卓越的巡检系统、现场调度系统的监控系统,对人员的实时定位,行进路线、操作流程、信息反馈等问题进行跟踪管理,消除安全隐患,还有突发事件处理的功能。
安全生产,它不应该是一句空话,也不应该只存在于企业的各种条文规范中,它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尊重生命,保护环境,是文明社会的一个基本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