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在出席“第十二届Esri中国用户大会”时的一番讲话,在业内引起了极大反响。李朋德认为,应该培养更多领导干部和全社会的空间思维能力,这对于提升我们整个国家的协作、合作能力至关重要。
9月4日-5日,第十二届Esri中国用户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来自全国的近五千名空间信息产业从业者、爱好者,以及对地图和位置感兴趣的IT互联网人士参加了大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小文、周成虎、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九林等领导与专家也莅临了大会现场。
李朋德在为大会致辞时指出,“我们的治理体系、治理能力里面缺的是什么?缺的是部门之间的协作。很多时候,不同部门会从不同方面对同一对象进行管理、规划、监督,但是当把这些部门的职责放在一起时往往会产生矛盾。比如对一块绿地,由于定义不同、标准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林业部门统计的数据、农业部门统计的数据、国土部门统计的数据,可能会存在模糊、矛盾或者重复的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就是因为缺少了地理空间信息的支撑。”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出席“第十二届Esri中国用户大会”
如何才能避免上述情况的频繁发生?李朋德认为,“一定要把地理信息做成一种公共语言、公共知识,把地理信息数据做成国家的公共财富。这样我们的数据才能够权威,才能够支撑我们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空间决策。”
具体要怎么做?在李朋德看来,应该培养更多领导干部和全社会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习主席提出来,大家要有战略思维,我觉得我们各级干部还应该要有空间思维,就像《孙子兵法》所说的,识地形,天时、地利、人和。这个地利在哪儿、天时在哪儿,就是时空概念。怎么样能把复杂的地理信息引入到党政行政学院,怎么样把这些知识带进幼儿园、中学、大学,怎么让所有的受教育者都形成空间思维能力,对于提升我们整个国家的协作、合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空间思维能力,都愿意在这个空间网络里贡献自己的位置、自己的作用、自己的定位,那我们全社会的空间一致性或者协同工作的意识将会极大提高。我希望能把这种空间思维作为中华文化新的内容补充进去,让我们一代一代人树立起空间思维,培养起更准确的把控天时、地利的能力。”
最后,李朋德还呼吁地理信息领域的同志们携起手来,共同去打造我们国家的空间思维,形成我们国家的空间支撑体系,来支撑我们国家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这一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