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由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主办、嘉之道汽车咨询承办的“2014年中国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论坛”隆重举行,高德软件有限公司作为特别支持伙伴参与。论坛中,与会嘉宾围绕车载信息娱乐与移动互联结合的创新应用,汽车互联网化的最新发展,近程互联技术与手机终端设备的整合应用等行业热门话题进行了讨论。有数据显示,到2017年,中国汽车年产量预计将达3000万辆(占全球1.071亿辆总产量的28%),而2012年至2017年中国汽车产量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1%。这些都表明,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已势不可挡,并将继续引领全球汽车市场的发展。
随着汽车逐渐成为数字平台,汽车与互联网的连接愈加普及,汽车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消费者希望汽车电子系统的使用可以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那样得心应手,这种需求可谓与日俱增。然而,赋予汽车业互联网思维,不仅是将互联网技术复制到汽车之上,通过车联网让汽车成为智能终端的另一种形式或者成为O2O的一个端口,更重要的在于改变企业传统的思维模式。思维的转变才能带来技术的转型和转变。
最近,汽车与互联网行业的互动频现:北汽密会乐视,上汽签约阿里巴巴,奇瑞控股新成立凯翼汽车,吉利也宣布打算开发互联网汽车。国内车企纷纷涉及互联网造车,除了追赶潮流外,无疑是希望再次寻找“弯道超车”的机会。为此,论坛主办方邀请了高德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周频、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汽车电子事业部规划部总监谢平生、观致汽车有限公司车联网高级经理Eric Pang、奇瑞汽车电子电器院总工赵根宝、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信息娱乐系统工程师贺金波、微软云计算总监沈寓实等来自汽车和互联网行业的一线专家,共同就互联网及云服务的出现对传统企业和服务理念的转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互联网已经从IT时代走向DT大数据时代
7月,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高调宣布联合打造“互联网汽车”,而实际上,阿里巴巴的业务渗入汽车业版图已经跨越了第四个年头。从汽车用品、新车销售、地图导航、汽车金融、到二手车等多个业务板块,阿里巴巴的汽车业务从今年开始密集爆发。与上汽的合作之所以具有开创性,不仅仅是因为这是阿里首度与车企在集团层面的战略合作,更是其有了将之前所有在汽车链条上的积累全线贯通的车载平台,实现手机、车机、PAD、电脑、甚至电影屏等多屏互通。
众所周知,车企的B2C运作模式属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本质上是机械逻辑。而互联网经济时代的价值链第一推动力将来则自于消费者,也就是C2B,本质上是生态逻辑。高德软件副总裁周频一再强调:“我们的世界正从IT正在走向DT时代,绝大部分的人今天站在IT的角度看待世界,以我为主,方便我管理。DT是以别人为主,支持别人,DT思想是只有别人成功的你才会成功,这是一个巨大的思想的转变,有这个思想转变产生技术的转变,技术的转型。”
而传统车企尚不具备应对未来商业的能力,如何满足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的需求,建立起快速反应、平台化协作的新机制,是困扰车企的难题。如果阿里巴巴与上汽的携手能在将来得以复制并推广,中国巨大市场的几亿潜在用户生活圈将被延伸至汽车这个尚未开垦的智能终端,进一步渗透到用户的选车、买车、用车、卖车的的整个生命周期,这背后将是汽车生态圈所有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全面打通。而这一切,都是以最终客户的使用体验为第一目标,大数据的追踪分析为手段,区别于传统汽车销售的理念转变。
智能车载互联成车企研发新方向
虽然早在诺基亚称王的时代,智能手机就开始崭露头角,不过在iPhone到来后,智能手机的普及趋势才势不可挡。时至今日,我们的父母都已经尝到使用智能手机的“甜头”。“嗅觉敏感”的汽车生产厂商早就洞悉了这股浪潮,如何将智能手机与车辆更好、更顺畅的相连,让驾车途中可以更方便、更安全地得到我们想要的信息成为了车企们研发的新方向。
来自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汽车电子事业部规划部总监谢平生先生认为:“现在的多媒体已经有很多的应用带入到多媒体2.0时代,像现在有完美的视听,有多端的互联网,有智能的导航以及云服务等等,也可以叫做我们多媒体IVI的2.0时代。比亚迪推出的云服务,可以给车主带来安全高效便捷延续的用户体验,实时路况、开启空调、天气查询等等,这些在比亚迪已经推出两三年了,现在有好几款车型上已经给车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体现。”
谢平生举例说道:“比如说云钥匙,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能够对车进行解锁、上锁、开空调以及找车等等,还有像车定位,我们不用担心车被丢了或者车在哪,只要打开App的应用很快就能够知道我的车目前在哪里,它即将要去哪里或者昨天从哪里去哪里,全部看得清楚,只要车主愿意把这个功能开通,他就可以享受这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