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炒股多年,最近,和几位来自风投的土豪朋友一起聊天,感受颇深。
互联网的投资最近几年可谓风起云涌,2013年就大约有900多起,其中移动互联网、游戏、电子商务、企业服务等领域成为香饽饽。朋友们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消费类电子商务已经出现天猫淘宝京东等巨头,市场格局基本确立,再难以出现新的百亿美元级别的企业,但企业应用与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却有着极大的挖掘空间。
京东流水几百亿,服务也很到位,但刘强东非常清楚上游供应链才是根本,当当、凡客,还有最近红火的锤子手机都闹出过上游供应链问题。就是说,供应链B2B才是电子商务的枢纽,只有企业真正实现互联网化,才能说整个电子商务体系成型。
企业互联网化是最不好搞的,环节太多太复杂太专业,国内资本看不懂,国外资本也看不懂。当然,难题也是市场,一旦抢先进入建立壁垒,将难以撼动。
公众往往喜欢关心行业的龙头企业,但像我这类投资人,更愿意关注行业内的其他寡头,比如老二老三老四之类,龙头企业总是被太多资本关注,收益空间会被挤压。而其他寡头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如何革掉老大的命,自己做老大,这样他们的向上动机就会更强,收益空间也将更大。尤其是那种放言与老大势不两立的企业,我就更加有兴趣了。
最近我比较关注的电商企业是慧聪网,前段时间炒的沸沸扬扬的亿元赠股,还有转板事件,让我注意到这家企业,当然转板本身对我们投资人来讲不是啥大事,更让我们关注的是该公司的成长性。
从业务线上进行梳理,他们的CEO郭江说慧聪正在往2.0时代发展,明确点说就是往交易以及金融上靠。交易方面的动作,我看到的资料是去年推出的慧付宝在线交易服务,是一个安全保障以及信用系统。10月公告称已经入股兆信,这是一家新三板的主营防伪的企业。这一系列动作表明是慧聪正在逐步完善线上的信用系统,一方面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保证商品的质量。
金融方面的动作就是与神州数码合资成立小贷公司,以目前资料来看,大约是给慧聪的一些企业客户提供融资服务。仔细研究,这家公司还有点意思,以工业品为主,属于对企业服务范畴,在某些行业服务有一定深度。
业务说完再说说人,前段时间该公司的董事长郭凡生以及CEO郭江从自己的私人股份当中拿出超过5%的股份分给员工,这是一个很能激励人的做法,对投资人又没有损害,很值得一赞。公司合伙人基本都在公司担任重要管理职务,人员较为稳定,超过10年的钻石员工不少。
业务方向有了,人员激励有了,再看看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显示大约从2011年开始至今,业绩始终保持着25%以上的增长,这种增长率在互联网公司中并不多见。
类似这样的公司——
1.行业发展空间大,天花板不明显。如果你是长线投资人,且不做波段,能忍受一定亏损并且有闲钱的人可以关注这些行业。
2.行业第二或第三诸如此类的追赶者,创新动力更强,转型更为迅速,业务方向也较为明确,就看你赞不赞成了。
3.员工以及管理层是否忠诚卖力。
4.近三年或近五年的财务表现是否优良。
如果遇到这种公司,用互联网的话说,就是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