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网 国内最专业的汽配B2B商务网

腾讯CXO网大为:透视100年后的五个法则

已经在腾讯工作14年的网大为(David Wallerstein)最新身份是首席探索官(Chief eXploration Officer)。他长期关注美国新兴技术的发展,主导并积极推动公司在新兴技术、创新理念及相关商业领域的参与度。自2001年加入腾讯以来,网大为一直致力于推动腾讯公司国际化和新领域探索的步伐。

网大为表示:“只要有益于人类生活的技术,就有可能与腾讯合作,如人机交互技术、神经科学等等。”在这一过程中,腾讯扮演的角色并不是孵化器,腾讯对用户方面的了解可以与对方的技术进行深度的对接,双方可以一同开发协作,这比单纯提供场地和服务的孵化意义更大。

在11月8日举行的腾讯WE大会上,网大为以CXO的身份发表了题为《透视未来》(the Future in Perspective)的演讲。在演讲中,他指出,大家都希望和做了不起事业的公司一起共事,犯错在所难免,重要的是积极改正错误,这是前进的动力。如果我们工作的原则以改善人类生活为根本目的,世界终会变得更好。

以下为网大为在腾讯WE大会上的演讲内容整理:

其实我们都想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我们都希望和做了不起的事业的公司一起

大家中午好,我叫网大为,“网络上大有作为”的意思。今天北京这么蓝的天,给我一种非常怀旧的感觉,因为我1994年,也就是20年前第一次来中国时,这个城市就有这么蓝的天。但我听说,现在这么蓝的天还是比较难得的。

一、中国高新企业会不一样

我2001年加入腾讯,如今已有14年时间。一个外国人在中国企业里工作,现在是“没什么了不起”,在当时还是一件挺难得的事情。但当时我有点犹豫,我是否要在一个中国企业里工作?因为1998年的中国整个互联网大概只有100万活跃用户,完全没有今天的规模;基本上没有什么高新企业,更没有什么品牌;而且腾讯那时也还不怎么赚钱。

但我一直相信,中国的发展会在世界上变成一个大的议题。在这过程当中,中国的高新企业会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也会有相对普及的国际品牌,能够在海外做为中国的代表之一,就像任天堂、索尼之于日本,三星之于韩国。并且,中国的企业走到这个阶段后,和其他国家的公司还会有所不同。因为中国规模大,基数大,因此企业做大之后,可能会成为另一类型的、大规模的高科技公司。所以我觉得,如果我可以在这种公司工作,会非常有意思。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中国企业里有个老外,应该也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所以我非常想在腾讯做事情,谢谢今天大家对我的支持。

二、准确预测未来十分艰难

今天要谈的话题是未来,正确认识未来,畅想未来。我们其实经常畅想未来,譬如个人做“三年计划”,或者国家做“五年计划”等。我们一般想的会是,三年后网速会有多快?新的智能机会是什么样的?但如果是10年、甚至20年后的未来,这就是另一回事了。因为我们难以预测这20年里,会发生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这些意料之外的事情会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产生一个完全不同的现实。

我要说的就是这个,我打算把演讲弄得好玩一点,我们不谈三年五年后的未来,我们来谈谈100年后,世界会是什么样?是不是有点荒诞,假如有人问你,50年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你都不知从何说起。这确实很困难,不过100年前的人类,是怎么想象今天的呢。假设有个人生活在1900年,他会怎么想象2000年呢。他在想些什么?用什么工具来预测?准不准确呢?

请大家看这几幅图,创作于1900年的德国,画的是他们想象的2000年的路景。我猜是德国有个人聘了个画家,画了一些主题为畅想未来的系列明信片。大家可以看到,第一幅是一列蒸汽火车拉着一栋新式高楼在铁轨上行进,第二幅是一个人在表演的同时播送影像和声音给远方的人,第三幅是个人飞行器。这些我们有的做到了,有的没有做到。但今天和当时的想象已经大为不同,当时的很多概念已经过时。

所以我想说的是,未来是很难想象的,因为我们想象未来时,往往会过于关注当下。铁路是当时的重量级技术,所以人们会想到火车拉房子;飞行是1900年的“新潮流”,人们便想百年后会有个人飞行器。

但我们往往会过度关注眼前,现实是,新事物的发展,会一次又一次地彼此影响,彼此发生关联,使世界变得更加复杂,更难以预测。这是讨论未来时需要注意的。另外要注意的一点是,是人决定了市场上什么东西珍贵。随着人的价值观变迁,人在一件事情成不成功中,发挥了极大作用。眼下人们喜欢信息,看重信息,这才推动了所有相关科技的发展。而在1900年时,也许人们并不觉得信息重要,人们觉得飞行才重要,全社会或许更看重飞行技术。

所以当我们想象100年后的时候,我们应想想,有哪些因素我们比较少顾及?

我举几个大家较少谈及的例子,比如人口。1900年,地球上有20亿人,1800年,地球上有10亿人,100年间多了10亿人口。中国的人口情况很有意思,我从网上查到一组数据,1900年中国人口约4亿,1820年有3.81亿,100间中国多了约2000万人口。我们看看再过100年又发生了什么,中国人口从4亿增长到13亿,全球人口则从20亿增至70亿。现在的预测是,再过三五年,全球人口会达到90亿。

但如果这预测落空了呢,如果实际是翻了一番呢?决定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很多,没有人能够预测,尤其像中国更不好预测。人口增长时,同时会有许多相关的发展,譬如市场变得更大。假如你有一个小产品,人口变多意味着,会有更多喜欢你产品的人,产品成功的几率更大。人口变多也意味着,有好点子的人才会更多,再加上环境、资源、污染等因素相互作用,会产生或好或坏的结果。

我是加州硅谷人,1900年的加州,有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马路上的马粪,所以当人们想象100年后的加州时,他们想解决的问题便是马粪。1914年的美国,很多女性走上街头,争取投票权。她们想象世界100年后的样子,是未来的女性能获得多少解放和自由。但今天的世界并不仅仅停留在女性的投票权上了,女性获得投票权后,涌现了许多机会。当女性投入劳动力,许多事情因此改变。但这很难预测,不是吗?

三、未来的变化会越来越快

说了这么多难以预测,但未来变化肯定会发生,而且会越来越快。为什么变化会越来越快?我讲三个因素。

一个是社会组织之间合作更加便利。譬如创业,今天的创业与100年前很不同,这要归功于生态系统中的其它的部分,如风险投资人更充分的参与。互联网推动了系统各部分间的沟通,科学发现与创业有了紧密的联系。今天当你有了一项科学发现,你想的可能就是,应该继续研究还是开公司呢,也许从资本市场吸收一笔钱,也许三年后IPO上市。另外,消费者接受技术的速度也很快,我们做软件的,做好了就发,几乎是立即发布。而如果你创业成功,可能就会回馈学术,反哺创业。这是在20年前都还没有的事情,我们在有生之年便目睹了这一变化。

第二个是获取知识的成本更加低廉。知识是不断进化的,总在推陈出新。500年前人类认为地球是平的,现在四岁小孩就可以上网看国际空间站,卫星绕着地球转。他不但知道地球不是平的,还知道是怎么转的,比我知道得早多了。这是他们那一代的起点,曾耗费一个人一生去证明的知识,可能只须他们花几小时的时间去学,这就带来一个重大的技术变化。

第三是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今天的嘉宾来自不同学科,他们都有一些很不得了的猜想,纳米技术可以与生物技术交汇,人工智能的成果可以为生物技术的策略提供帮助,人工智能又可以促进神经科学。互联网把全世界的专家连接到一起,使他们可以彼此沟通,这些领域会发生如何的交叉,这是未来10年20年里,令人非常激动的事情。

四、用技术改变人的生活

回顾1900年到现在,我们不难感觉到,未来还会有大变化。我想问大家,这是为什么?到底是什么界定了我们,是什么驱动了我们?我有个想法,我觉得我们这些技术人士,真的需要全行业一起努力,深化我们的追求,用技术改善人的生活。

关于这点,我觉得社会上、行业里的讨论都不够。当你说到这类话题时,你会觉得自己有点脆弱,好像自己是在卖萌耍帅。大家的反应几乎都是,“你真的是很想挣钱”,“你说这故事是想吸引我”,“你最后目标是挣钱”,“你说那么多的大话只是为了钱”。如果我说得没错的话,这真是个大问题。如果在座的技术同行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难道我们就这样了么?

首先,如果要在商业上成功,当个资本家,你就要让人们满意你的服务,就要有对人的深刻关怀。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战略原因,你的竞争对手做不到像你那样的关怀,那他们的服务就达不到你的高度。我在腾讯看到,我们的技术团队是最快乐的,他们很清楚他们的日常工作与用户有什么样的联系。这不是件容易办到的事,因为他们面对着很多压力、竞争、考核、目标等。但我们的团队将他们的工作与最容易快乐的人联系在一起。

其实我们都想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我们都希望和做了不起的事业的公司一起共事。我们并不在乎它的决定是否一定正确,犯错是难免的,但当这样的公司犯错时,他们会改正错误,这是推动他们前行的根本动力。我非常想强调这一点,当别人问我,大为,你觉得30年后世界会怎么样?我想,如果我们工作时的原则,是以改善人类生活为根本目的,我觉得那就可以了,因为我们会利用我们的技术和创新,世界终会变得更好。

如果我们能不懈地改善人类生活,我们便能把技术上的事情做对,这应当是我们在座引以共勉的东西。就腾讯而言,我们并不完美,我们曾犯过不少错,但这是一个努力的过程,而我们正取得进步。我们要坚持内省,人们对我们的抱怨是好事,这不断地鞭策着我们。

五、用热情的人文关怀走向国际

最后,我想谈一谈中国的情况。我作为一名国际人士,在一家中国企业工作了十三四年,办公室在美国,天天代表腾讯。中国企业起初在海外知名度不高,在努力赶上世界。大约在2003或2004年时,我感觉中国进入快速资本积累阶段,像我们这样的小公司,快速地壮大。

现在我们在中国的规模已经很大了,我们也看到海外机遇很大。但问题是,人们还不了解中国,不了解我们,因为一切发生得太快,很多人从没来过中国,对中国一无所知。这是个极大的机遇,我们迈向国际时,需要有热情的人文关怀,我们不能害羞而不去分享热情。中国的服务棒极了,中国的产品也棒极了,这归功于我们对用户的热情。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我想我们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

当我们进军国际市场时,国际用户需要感受到我们的热情,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方式很有竞争力。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从纯粹的资本积累阶段,过渡到了或许可以称为“对人类有爱、有热情”的阶段。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对中国、世界都有好处,中国将对未来的世界有巨大贡献。谢谢大家。

Loading...
0
小米武汉智能家电工厂动工两个月来主体建设进度已完成60% 新闻
25
Jun2025
222
最高网络安全标准,追觅扫地机获UL Solutions钻石级安全认证 新闻
18
Jun2025
39
云鲸S3 island体验:首创全自动自滤净化系统 免维护体验断档领先 评测
05
May2025
75
百项创新技术直面用户“痛点” 追觅扫地机召开2025首场用户沟通会 新闻
27
Apr2025
61
让家中空气“活”起来 追觅PM系列空气净化器国补好价一台顶多台 新闻
09
Apr2025
121
MiniLED电视今年出货量有望超越OLED产品 新闻
31
Mar2025
118
催更效果拉满!高对比度屏+万象分区,TCL T7L&Q9L系列全球首发 新闻
31
Mar2025
TCL
388
追觅X50系列闪耀AWE2025 追觅工程师:具身智能机械臂或将成为标配 新闻
24
Mar2025
72
小米推出米家新款隐藏式智能窗帘 售价599元 新闻
24
Mar2025
74
TCL冰洗尖端新品闪耀AWE 引领白家电革新浪潮 新闻
20
Mar2025
TCL
62
震撼发布!TCL冰洗新品携硬核科技亮相AWE 新闻
20
Mar2025
TCL
257
TCL冰洗创新科技亮相发布会 智未来·焕发生命力 新闻
20
Mar2025
TCL
220
扫地机全球销量&销额双第一 石头科技全系新品闪耀AWE2025 新闻
20
Mar2025
406
亲测海尔AWE展馆:无人家务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大饼” 新闻
20
Mar2025
312
Leader接招 新闻
20
Mar2025
75
追觅科技发布空气净化器新品 构建四季空气生态系统 新闻
19
Mar2025
65
追觅自集尘吸尘器Z50 Station发布 20万转/分钟高速马达刷新清洁上限 新闻
19
Mar2025
68
追觅尖端旗舰 T50 Ultra洗地机发布:破解行业难题 解锁清洁新高度 新闻
19
Mar2025
67
追觅多项首创技术亮相新品发布会 重塑清洁行业格局 新闻
19
Mar2025
65
当电视学会「隐形」,TCL Q10L系列的空间美学实践 新闻
19
Mar2025
TCL
67
2024全球扫地机器人出货量同比增11% 石头、科沃斯增势强劲 新闻
17
Mar2025
346
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P20 Ultra评测:旗舰配置拉满的全能性价比机皇 评测
12
Mar2025
661
画质信仰再次升级!TCL率先推出第四代液晶电视Q10L系列 新闻
10
Mar2025
TCL
507
石头科技公布2024年业绩快报 营收同比增37.8% 新闻
05
Mar2025
663
追觅机械臂洗地机半年战绩辉煌,国内外市场齐头并进 新闻
27
Feb2025
63
石头科技重构清洁想象,首创五轴仿生机械手打破传统清洁边界 新闻
25
Feb2025
284
石头G30 Space探索版评测 开创扫地机机械手清洁时代 评测
25
Feb2025
591
世俱杯倒计时4个月:海信发布创新技术全面提升观赛体验 新闻
20
Feb2025
127
海信全球首款RGB-Mini LED电视国内首次亮相 新闻
20
Feb2025
416
2024年国内电视出货量创15年新低 海信、小米、TCL继续领跑市场 新闻
24
Jan2025
829
清洁电器混战,萤石干湿混吸的洗地机器人会是新风口吗? 新闻
22
Jan2025
19568
电视要涨价?台湾地区地震或增加大尺寸面板供应难度 新闻
22
Jan2025
150
追觅H40 Ultra洗地机评测:85℃高温溶污领衔 再创洗地行业新高度 新闻
09
Jan2025
180
重新定义下一代家用机器人 石头科技CES2025惊艳全球 新闻
08
Jan2025
102
三线结构光与升降LDS激光雷达 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G30导航避障新里程 新闻
08
Jan2025
74
追觅下一代扫地机器人形态曝光:长出灵巧手,未来或成家庭服务机器人 新闻
03
Jan2025
40
热“雪”正当虹,长虹新款AI TV闪耀冰雪舞台 新闻
02
Dec2024
293
海信家电”换帅 “ 高玉玲接替代慧忠出任新任董事长 新闻
22
Nov2024
196
格力电器申请“格力女王”“蒙面女王”医疗器械类商标 新闻
21
Nov2024
129
2024Q3全球电视出货量达到5233万台 环比增长9.6% 新闻
19
Nov2024
124
预计2024年国内智能盒子销量同比去年萎缩20% 新闻
15
Nov2024
149
2024年电视行业用户满意度测评分数创出新高 新闻
13
Nov2024
143
追觅X50 Pro评测:从超高越障到深层清拖 重构解放用户的真谛 新闻
08
Nov2024
270
国内智能电视Q3销量萎缩 MIni LED反而暴涨6.4倍 新闻
06
Nov2024
335
追觅V16 Pro Aqua体验:吸尘洗地一机搞定 家居清洁自此无忧 新闻
29
Oct2024
223
家电以旧换新中央财政补贴已达64.03亿元 参与人数超510万 新闻
30
Sep2024
1955
海信给AI电视打样,12大AI智能体全面升级大屏体验 新闻
30
Sep2024
1913
海信AI电视E7N正式发布,引领AI画质新标杆 新闻
30
Sep2024
1899
小米明年将布局东南亚家电市场 新闻
29
Sep2024
1913
追觅X50系列:一个关于六厘米高的故事 新闻
26
Sep2024
327
追觅科技吸尘器新品惊艳亮相,以行业最强清洁力领衔行业新高度 新闻
26
Sep2024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