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才天天想竞争,能够不劳而获,选择一个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是每个人的梦想,问题是这种梦想在中国做不到,有巨头天天念叨你。” 这是3月29日的《对话》节目中,360董事长周鸿祎与美国硅谷创投神话人物代表彼得·蒂尔的一句对话。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互联网创业者该怎么办呢?
图:360董事长周鸿祎和彼得·蒂尔等嘉宾在《对话》节目中
创业者要装小狗,让大狗不要在意!
颇具传奇色彩的彼得蒂尔也承认他也不想直接到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去。他说:“就像美国谷歌在搜索领域已经建立起了地位,很难创建搜索公司。我同意不能完全避免竞争,但一定不要迎头冲上去竞争。所以作为一个创业企业,你的目标应该是建立一个成功的公司,而不是打倒其他的公司。”
周鸿祎认为现在要创业,要选择一个在刚开始让巨头看不懂、看不明白的事。如果你一做一件事,巨头就看明白了,那中国的巨头一定会来跟你竞争。也就是小狗策略,让大狗对你不要在意。
不可否认的是,中美的创业环境不同,周鸿祎认为中美文化的不一样导致价值观的不同,比如在美国硅谷,大家非常崇尚谁是原创,谁是“第一个”非常重要。很多大公司不仅要挣钱“还要脸”,大公司要完全抄袭小公司,会受到道德的约束,相反中国没有。所以在中国创业,从0到1的创业过程中会有一堆人冲进来跟你做一样的。
对于中国的创业者来说,可以幻想没有竞争的最优状态,也可以想到一个从0到1的领域,但只要你想到了,你不可能在一年之内迅速做大的时候,一定会被各种模仿者、抄袭者,包括被巨头盯上,这个时候小狗策略尤为重要!
如果说从0到1是创新的、垂直的过程,那么从1到N是复制的、水平的过程,而对于创业者如何选择市场,吴伯凡也认为当一进入一个领域,发现这个领域竞争极其激烈的时候,可能你就选错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作为互联网创业的成功企业之一,360又是如何走出来的呢?
周鸿祎创业复盘:庆幸当年巨头没看懂
能从中国这样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圈拼杀出来,周鸿祎一定有他独特的一套。而在《对话》节目中,周鸿祎直言360跨出从0到1的那一步只做了两件事。第一步,互联网大佬做流氓软件的时候,别人不敢杀,我们敢杀。他们是0,我们是1。而且技术上有多么了不起的突破,第二步,别人收费的杀毒软件,我们免费。周鸿祎说:“如果复盘一下,最幸运的是当时做这两件事的时候,巨头看不明白,没有跟随。事实上如果当时巨头就意识到安全是大市场,马上反应过来,任我周鸿祎有三头六臂,一定会被别人干死的。”
主持人说,这个过程有点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感觉,老师傅没看明白,就被一顿乱拳打懵了。因此也有人说,360是破坏者、麻烦制造者。但显然是不对的,就像手机对数字相机的破坏和颠覆,但现在有人因此而不用手机、不用iPhone吗?所以颠覆式的创新并不应该被看成麻烦制造者。
彼得·蒂尔也同意周鸿祎的观点,他说:“我们不应该鼓励小公司整天去以破坏大公司或者破坏现有市场为它的生存目的,或者以这个为它的商业模式,乔布斯造了iPhone,他并没有针对其他的,比如照相机行业,不是说带着破坏的意图去做这个工作的。”
在中国创业公司能否成功其实有很多因素,除了周鸿祎所说的小狗策略以外,还有彼得·蒂尔新书《从0到1》书中提到的:关于合伙人的、股权和报酬的、董事会人数的、甚至还有包括CEO年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