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的一个下午,我相约青橙手机CEO王迅先生畅谈他的户外手机心跳之旅,近两个小时的谈话在真诚和愉快中度过,主要谈及了户外手机、产品观和一些有关情怀的事儿,这里既不造神、也不挖坑,力求给大家呈现一位充满理想主义的连续创业者。
青橙手机创始人王迅
访谈从青橙手机转型专注做户外手机的话题开始,2015年1月,青橙推出了专业户外手机VOGA V1,受到户外爱好者好评,它也是任志强微博上说刘春送他那部三防手机,老任说要在水里泡一晚上,被老任泡了的手机到底是怎么出炉,又有什么背后的故事呢?
下面是我以科技先生记者身份对王迅的一次访谈,一次用更接近于原生态的访谈对话,来探究青橙为什么转型专注做户外手机,王迅内心的想法是什么,户外手机是小众垂直,还是被隐藏的大众需求。在手机行业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有朋友说手机行业不存在小而美,也有人说未来只剩下几大玩家,事情真的会这样吗?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位在手机行业里老兵如何阐述。
回归本真,恋上户外
记者:王总,我们首先的一个命题是,现在青橙手机为什么要做户外手机?是以后全面做户外手机,不做大众手机了吗?
王迅:其实这个户外手机它会发生变化,户外手机以前是行业专用的,慢慢的会成为大众化市场,大众也会用户外的,就像开始越野车是军用的,越野车后来成了一个大众化市场。关键在于,户外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文化的、品牌的一种文化精神。产品可能有重户外,有专业户外,有轻户外,还有一些比较赶潮流的户外,就像我们的运动服,专业运动服,现在休闲运动,大家觉得穿上很酷,他也会穿,手机也是走这样的过程。车跟衣服、鞋子都走过这样的路径,手机产生比较晚,就是这十几年的时间,它也会走过这样的路。我们青橙是盯着做户外,肯定是做户外,户外专属的产品,会从小众走向大众,公司的品牌和产品迎着这个,这是社会的趋势,这也是产业趋势。
记者:我看到青橙之前已经达到了手机出货量2000多万?
王迅:那是我们ODM出口业务,这块业务和青橙手机是完全独立的,我们是另外一个公司,但那个公司也是我创立的。
记者:就是锐嘉科。
王迅:对。
记者:第二个问题,您是一个长期的户外爱好者,还是最近才喜欢上户外?
王迅:我是一个户外向往者,但是现在要践行户外的这些活动。
记者:太忙了,没有时间做。
王迅:没时间是理由啦,现在我们公司也都在向户外方向组织活动。我们现在星期三搞成一个户外日,大家都穿上运动服,都去跑步,平时也经常组织一些户外的活动,大家都户外起来。
我现在开始也在做户外跑步,包括计划去戈壁滩越野,上海广播电视台在组织一个活动,我也报名参加了,主要去参加一些户外的活动。
记者:您现在是每周能拿出做户外运动的时间,假如说跑个步也算的话,一般能一周拿出多长时间?
王迅:一周跑一两次,坚持下去。
专业户外手机,就是要有肌肉感
记者:户外手机的定位,是什么触发了您的想法?
王迅:户外手机这个事儿,基于几个原因:第一个,手机做品牌首先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不能都长一样;第二个,我们做一个产品,做一个品牌的精神,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能今天做了,明天开展不下去,明天做老人机、做儿童机、做女性手机。别人都不用,那很难扩展。而青橙立足于户外文化可扩展,可无限扩展,因为它是户外的一种精神,青橙的手机是代表一种户外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所以,我们定位户外。
记者:您希望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王迅:让人们建立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记者:就是你不想去追大众市场,去趟这个红海。
王迅:对。
记者:现在的户外运动种类很多,您刚才也说了有极限运动,还有休闲的,不同的户外运动对户外手机的防护要求级别差异很大。目前我们青橙手机第一个版本定位的是里面的细分的主要是哪一个人群?户外爱好者为户外运动专门购一部手机的可能性有多大?包括我们现在这个手机,可能边框比较厚,整个手机比较重,男性可能比较适合,尤其是在户外的这种运动场景,在非户外场景下,美观的角度,尤其对女性来说更重要。
王迅:我们第一代产品呢,户外有户外的特性,户外有水,有防摔,户外有很多种运动,有比较缓的运动,像徒步,像骑行,像跑步,比较激烈的运动,像滑雪、滑冰、爬山,它的需求其实是有差异的。但是它也有共性的需求,在户外环境比较恶劣,不像在房间里,从温度、湿度、雨水,从防尘,就要有些共性。我们作出一代产品来首先要满足这个共性,就是像我们买个冰箱它要制冷,买个洗衣机它要能洗衣服。它制冷冷的精度怎么样,是否保鲜,洗衣服是不是洗得更干净,那是更高的要求,首先满足的是基础的要求。比如说人,首先活着要吃饭,衣食住行,基本的这些。
在更高的层面,我要更加满足滑雪的人他用什么样的,徒步的人用什么样的,它又加上一些装备,通过这个装备还有一些软件的应用。徒步的人他到山上去旅行、徒步,他就不能迷路。滑雪的时候,在雪场里就要很轻,要很容易带,丢了以后,可能有一个线要拴住它,带着的话要轻,它是一种激烈运动。这种需求有差异化,第二步就是满足差异化,就按照不同的场景来给它定制产品。
现在第一步我们推出公共的,就是共性的需求的。加上一些装备、配件来去完成,比如说骑行,它得卡到自行车上面,越野它就卡在车上面。然后跑步卡在胳膊上面,臂戴,戴到胳膊上面,它有不同的需求。但是它不能满足所有的人,但是它有一些共性,这些共性喜欢户外的人你在户外,可能男性会多一点,女性会偏少一点。第一代的产品可能会适合偏男性一点的,但是后面我们会对每个场景再为他们定制产品。
记者:像边框,整个外形都可以定制化、个性化。
王迅:根据不同的场景来定制,不同的产品可以选。在这样的场景下选这样的产品,另外的场景选另外的产品,按照场景来定制的,选不同的配件,不同场景下的配件是不一样的。
记者:我们这个青橙VOGA V1的“三防”中防寒是零下多少度?
王迅:零下40度。
身体力行,发现社群的力量
记者:户外活动往往需要大家一起出去才有参与感,才有动力,否则,能够坚持下来的概率低很多。我看到青橙社区里也在组织一些俱乐部的活动,青橙在户外装备这方面还有哪些产品规划?包括像青橙社区这种运作模式,社群化的运营方式,经过这段时间的探索,我们的品牌和销售现在的影响现在是否看出来比较明确的影响?
王迅:社群是未来的趋势,因为人最后是按照社群分的,不同的爱好的人在一起这是很自然的。你不可能孤立的去做活动,当然也有孤立的,它比较少。以后的经济就是社群经济,按照不同的垂直社群,按照场景式的消费,而不是说现在到街上去,只是卖东西,是给他做深入的服务,未来的经济的形态。这样容易传播口碑,容易传播,信任度高。现在我们很多问题就会自然解决掉,现在导游啊很多,专业的人带你去,因为他有爱好他才跟你一起去活动,这个是不一样的。
我们“橙友部落”也刚刚开始现在,我们会坚持把它做成O2O的模式,线下也会做,做聚点,“橙友部落”的聚点。线上也会,我们现在建立方向的机制,让大家在这交流分享。线上是一个平台,线下是一个聚点,线下要搞活动,线上要分享。
记者:您会亲自参加这个活动吗?
王迅:我也会参加。
记者:在社区里,在“橙友社区”里你也在里面互动吗?
王迅:我也去看看。
记者:一般的情况下是潜水?
王迅:对,我一般不在互联网上发表声音。
记者:现在社群化您看到了包括像老罗,包括华为荣耀,他们从品牌定位上也是专门去抓住一部分人群。我们这个户外社群,您认为是怎么能够把它的规模做大。因为户外的人群都是通过线下的活动来组织起来的?但是线下活动往往直接的效率可能会低一些,包括我看到国内户外领域的这些社区里面,在线社区里像8264,他们社区做了快十年了,各地的分支什么的。那我们怎么来社群化运营才能达到一个效率?因为我们毕竟是做智能产品的,有一个摩尔定律在卡着?
王迅:对,现在就是社群经济,互联网上面它就是要有人,要有黏性,要互动要参与,你才有活动。你光在线上搞个分享还是不够的,线下是一个聚集效应,它不是说所有人都聚集起来,但是有一个标杆,有这样一个组织活动,有凝聚力,其实是起这个作用,跟我们的用户深度互动,深度了解他的需求,这也是我们需要的。未来的经济可能就是你光在一个虚拟空间当中,或者是现实空间当中去活动是不够的,要两个空间打通。因为人的生活空间就是一个虚拟空间、现实空间,你一个品牌只在一个空间里出现是不够的。这个线下它是慢热的,线下你要一个点一个点的建,我们计划建300个点,这个橙友部落,我们每个地级市都有橙友部落,我们到每个城市都有家。我们的旅行者、户外爱好者到每个城市都有家,就感觉到很踏实,有交流,有家的感觉,主要是起这个作用。
记者:这300个在规划里是多长时间来布局?
王迅:我们计划三年来完成。
户外智能生态圈,一切皆有可能
记者:青橙现在的户外产品是手机,然后加上一些辅助的设备,您也说过要打造一个智能的生态圈,这个智能的生态圈里面,您认为它包含哪一些品类的产品才能构成这个智能生态圈?
王迅:户外生态圈,我们称之为户外生态圈。首先,你要给它提供产品,有硬件产品才能玩起来,然后,关键核心是应用,形成一个软件生态,什么户外应用都可以装进来。我们提出一个围绕着户外应用的开发,开发众多的户外软件应用,最后要给它服务,深入的全方位的服务。用户一出门,我们就给可以为他服务,像旅行、导游、路线、地方特色、注意事项等,包括买户外装备。未来这个户外的生态圈里,从硬件的平台到软件的平台,一直到给用户提供户外深度服务,这样就形成一个很有价值的生态体系。现在互联网时代是抢用户的时代,谁能抢着这些用户,还不够,必须有粘性,很多厂商为什么做不了这种深度服务,因为用户去买一次东西就不再不去了。但是,用户们有一种户外的爱好,爱好跑步也好,爱好滑雪也好,爱好爬山也好,他是经常要去,经常要去交流的。爱好是一辈子的事,不是为了一个商业交易。这样就容易形成生态圈,因为有粘性,我们提供硬件+软件+服务的闭环式生态级场景体系。
记者:我们的产品线,户外智能生态圈的产品线,比如像眼镜或者是智能腕表,这类可穿戴产品,您有一个相对清晰的产品规划路线图吗?
王迅:我们肯定要做可穿戴设备,但怎么做,我们有几个原则:第一点,穿戴设备不要企图把手机的功能都占掉,因为我们把手机做成一个路由结点,一个信息的入口,这个手机是核心;第二点,可穿戴设备是一个信息收集器,信息的传输、传导、聚集到手机上来,一类设备要解决一部分功能、一部分需求,不要一个穿戴解决所有需求;第三点,千万不要把手机上的功能全部搬到可穿戴上,因为要搬上来又要有屏幕了,屏幕又大,又笨,关键要解决重要的东西,比如说监测身体的指标、特征等。身体体征的指标,你就要把这个监测准,有问题你要实时报,要准,精度要高,不能出现遗漏。你跑步要定,你跑的要及时要准,跑步的路线要准。你要去越野,要去爬山,路径要能精准导航出来。就是说每个地方它是不一样的其实,一个设备解决一个问题。
记者:现在可穿戴设备有一个路线图吗?
王迅:有,我们现在从智能手表开始切入。
记者:已经在开发了?
王迅:对,我们产品已经规划好了。
记者:最近一年能上线吗?
王迅:今年应该第三季度上线。
记者:因为我看到小米把智能手环价格做得极其低廉,当然可能质量会差一点。
王迅:那个手环戴一个星期就不戴了。
记者:越来越多的人这类设备,智能手环和户外场景的契合度也比较高。
王迅:对。
记者:我们之前也接触过一些做户外领域的,当然是传统商业。比如说,做户外服饰的,户外账篷、冲锋衣等传统户外用品领域,利润率往往也是非常非常高的,动辄是70%以上,有的甚至200%以上。这个领域我们是不是会做,或者是进行一些投资呢?可不可以有智能的灯光控制这些东西,在这方面做一些东西,因为它的利润率确实比手机高很多。
王迅:我们目前会围绕着一些智能设备去做,如果是户外的这种产品能带上智能化我们就做,如果没有智能化我们就先不做。我们要做的还是围绕着我们的核心,我们是做智能装备、智能产品的。比如说账篷智能化,有上面发电,然后发光,那我们就做。冲锋衣比如说它比较保暖,或者是防丢,智能一些,我们要把它改造成一个智能装备,我们做这样的才有意义。
产品观:不去叫喊,做出用户心里的极致
记者:现在大家都在讲用户体验,也都是在说极致,雷军是在说极致,余承东他们也在说极致,大家都在喊极致。极致的用户体验这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描述词,在不同人眼里极致是不一样的,在您的认知是“极致的体验”包含哪些?怎么才算极致的产品?
王迅:其实极致最后的表现是用户感受到的品质和精神,用户拿着你的产品他代表着一种极致的精神,你光喊极致没用。极致就是你真正地去满足这群人的核心需求。让用户觉得这个东西已经为他考虑到,本质就是消费者洞察、用户心理的洞察,你洞察他想要的、他想要但没说出来的东西,你给他这种感觉,这才是极致。苹果做到极致,很多用户没说出来的需求,苹果拿出来的东西却是用户想要的,这才叫极致,想到用户的心坎里去,你做出了他心里的极致。
记者:超过了他的期待。
王迅:对,而不是你喊的极致,喊的没用。
记者:您最满意的户外手机应该让它往哪几个方向走?
王迅:就是按照不同的场景,有激烈运动的,有(反转)运动的,有弹性运动的,按照不同的场景。
记者:您说的是从需求解决、解决方案上。从手机设计、外形方面怎么看?
王迅:这也是按照需求来的,用户的需求,激烈运动就要变小,易携带,屏幕要小,要携带。要爬山,长距离的,电池就要大,稍微带点东西不要紧,因为他背个包嘛,这不是剧烈运动。在跑步等竞技类的项目里它要准,一米不能差,精确很重要。有在乎续航能力,有的在乎它的精度,有的在乎它的轻巧,往不同的方向去分化。但是,它基本上都具有防水,因为你在户外,都要有防水的功能。
至于它长什么样,我们是追求用经典的语言、经典的设计语言、经典的符号来设计出我们的产品,最后都是往这三个方向。户外的可能彪悍一些,爬山什么的,就需要它硬朗,就像青橙VOGA V1,很有肌肉感,硬朗,很彪悍。像剧烈运动的,它就需要比较圆润,防止碰到什么地方,便于携带、轻薄。
记者:您给现在的第一版本打分,100分您打多少分?
王迅:我觉得80分吧。
记者:80分对第一个产品来说还是蛮高的。
王迅:对。
设计美学:用自己的设计语言,实现科技与人文的结合
记者:现在我们大众手机市场包括IDC,还有各种的报告都显示说整个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速在放缓。竞争的维度一开始大家都在拼配置,但是现在我们察觉到运营内存和CPU达到一定级别以后,用户对纯的硬件配置的升级,他的感知程度不是那么明显。现在包括小米在自创原创设计团队,刚刚也收购了(regou)的一个很有名的原形设计团队。现在开始是否已经转换到拼手机的设计方面?在您的眼里,手机设计美学应该是怎样的?我们青橙手机的从美学的角度会走向哪个方向?
王迅:其实对设计的追求,每个公司都在做,但是我觉得首先避免山寨化,,另外你要有一致性,你要有你的设计语言,坚持自己的设计战略跟设计语言,要按照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理念来做产品。
记者:和自己用户对话的模式。
王迅:对,一致性,可识别性,你这个产品要长得跟别人不一样,还有每一代产品要有它的连贯性。很多国内的产品一会儿长得像三星,一会儿长得像苹果,一会儿长得像诺基亚,这就麻烦了。简单的东西才经得起考验,青橙就是追求简洁,追求这种经典的元素,经典的符号来设计我们的产品。青橙VOGA V1是户外的产品专业级的户外是比较硬朗的,有肌肉感、线条感,有一些曲线转弯,还有一些倒角,而不是很利角,这也是在户外的一种考虑,比较防摔,没有这种直角,都是钝角出现,还有线是折的,感觉像山峰或肌肉。
我们的轻户外是显硬朗,就是要科技感,潮流户外,就是向往户外的大众化的户外的产品线。我们分三条产品线,分别是专业户外,一个轻户外,一个是潮流户外。潮流户外就是向往户外的人,大众化的产品线,是要求手感好、圆润,、没有那么硬朗,科技感没那么强,但是它很友善,给人的感觉很有亲和力。
记者:人文需求。
王迅:对,这是不同的方向。但是它有一个共性,就是我们追求的设计都是比较简洁,然后用经典的元素,经典符号来设计我们的产品。
记者:我们现在的原形设计团队,整个这个设计团队大约什么规模?
王迅:我们有三四十个人的工艺设计团队。
乔布斯信徒,做热爱生活的户外乐天派
记者:刚才的话题都是比较务实的,贴近产品的。现在讨论一些稍微务虚的问题。在手机领域,大家都说“小米”是屌丝品牌,用户是面向屌丝的。“华为”是技术派的,在拼技术。说“锤子”是情怀派,那我们“青橙”用这样的一个词表达,您觉得应该是什么样的?
王迅:我们比较注重于内功,未来希望做生态,注重产品,比如说我们打造我们户外的生态。我们是帮用户当成我们的“橙友”,练内功,练好的基础上发展我们的生态圈,这是我们想做的事。
记者:我的理解社群经济首先你的粉丝对你要有一个身份的认同,我用这个东西,我们俩都用这个产品,我觉得我们俩都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一个身份认同。如果锤子或者罗永浩,他给他的锤子粉丝和用户,他定位的是这帮人虽然也疯狂一些,但是他不像小米那样,他都会独立思考,也愿意为自己的生活努力买单,就是这种人群。我们青橙手机这种目标购买人群,梯度范围,我们的死忠粉这样一群人应该是具备怎样的特征?怎么用最简单的一个词语表达出来,只有这样的身份标签最容易在社交媒体在大众中传播的。
王迅:我们的目标用户就是比较阳光、积极、向上的,就是喜欢户外,阳光积极的,不是宅到家,天天像发烧友一样打游戏或者是装成知识青年搞情怀的,我们这个是很务实的,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他喜欢运动、户外,很阳光积极。我们的用户大多数是阳光的、健康的的男孩女孩们。
记者:户外的乐天派。
王迅:对,有朝气。我们希望这样,用户拿着这个产品就去运动,就像穿着运动服运动鞋,他就是运动了,开着个越野车他就是喜欢户外。为什么他开越野车,就是因为他向往这块精神领地。
记者:能够和他的行为去感应。除了您自己,您最崇拜的人是谁?
王迅:乔布斯就是科技界、企业界的偶像,他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人。
记者:您最欣赏他的是哪些特质?
王迅:我们抛除表面的东西,乔布斯对用户理解的洞察力比较深,比较偏执,比较执着,执着到很偏执的程度。他对模式的思考、用户的洞察是非常深刻的,他帮用户做决定。现在的苹果已经成了一个普通的产品模式了,就是给你很多产品让你选,这更是一种商业模式。但是他对这些事的判断就是能引导用户,也基于用户的深刻的洞察。我觉得这点是很多企业做不到的,因为这有很大的风险。
记者:对,对个人的要求太大了。
王迅:他是反常规的管理,他是集中决策。一般的在企业里是宽泛式决策,做市场调研,用户调研,然后,做出来产品是一堆很相似的产品。
记者:乔布斯的性格是比较极端的,他的报道自传里经常说,他对待一些员工很直来直去。
王迅:一般人很难跟他合作第二次。他这个人就是很直接,要求极高,一般人跟他合作不了。
记者:在青橙手机团队眼里里,您是一个怎样的人?
王迅:我们公司也是比较简单,比较直接。大家都觉得我比较粗暴,我要求也是偏高一点。中国的专业化精神跟职业化程度还是不够高,因为我们工业化生产时间很短,我要求还是高了点,无论是从产品还是其它方面。当然,有时候,我也有一些痛苦的地方。我们毕竟不是做纯硬件的,也不全是互联网,我们又不是抄别人东西通过低价、过度营销把它推上去,我们是走价值型成长的路,不想走简单的低价规模化成长,这是两条路,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早期成长就会相对慢一些。
记者:前种方式更倾向于利用它的资本进行一种降维攻击了。
王迅:对,这是两种路。
记者:您是真正的工程师出身吧?
王迅:对,我一直做研发。
记者:您认为您比较欣赏或者是您认为国内也好,全球也好,最牛逼的黑客是谁?
王迅:我认为埃隆·马斯克很棒,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一个了不起技术构架师。他有那种对产业的影响力,首先是技术的创新,他在创新,而且是跨界的技术的创新。他做solar city,做xspace,做特斯拉,原来还做了一个x.com,他在各个行业做得差异很大的,他现在又在做智能交通,类似高铁的,真空管的高铁。我觉得他的技术构架很牛,一般人达不到这个高度。
记者:他有非常敏锐的技术前瞻性,可以这么理解吗?
王迅:对,我觉得这是一种系统构架能力,其实特斯拉车也是一个系统构架,它的电源管理系统,解决了很多问题,如汽车的动力,这些问题都是一般的科学家也搞不定的事。喜欢科技哲学,有一颗平常心。
记者:作为连续创业者,您过去也比较成功,您认为取得成功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您认为最让自己满意或者是骄傲的,您自己的特质或者是优点是什么?
王迅:成功的要素无非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你要有时机,时机很重要,你如果时机不对你很难成功。因为手机是一个快速变化的市场,每个时间点有不同的机会。我们当年在06、07年的时候,中国做手机的技术还不是很完善,我们在那个时间切入,这个也是基于自己团队的一些积累,我觉得时机是最关键的。在什么样的产业里用什么时机切入,用这个时间点的机会来切入。
如果说优点的话,就是我这个人比较执着,我想清楚的事,想要的东西,不会顾及太多,立马去实施,并且去坚持下去。这是一个创业者的特质,就是共有的特质,没有坚持,很难去做好,因为创业都是很难的。你不坚持创到一半就结束了,大部分创业是失败的。
记者:我们接下来说点轻松的话题,现在经常天到很多励志的心灵鸡汤。比如说乔布斯说过的,我们应该把每一天当做最后一天来过,我们才能找到自己应该做的事。对于您而言,把今天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您会选择做什么样的事?
王迅:其实我们今天做的事,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坚持不住会纠结,就是因为我们做的事不是我们真正的喜欢想做的事。顾及了很多的利益,顾及了很多的得失,其实为什么很多人不够坚持,很多事,就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我们做事,需要有一个平常心,我们做这个品牌,做这个创业,是我们真正喜欢,想把它做出来的。这个事我们要把它做好,我身体力行的把产品做好,把我们的这个品牌做好。我觉得这是一个过程,品牌有多大不一定,不一定一下子就很大,也不一定一下子份额很大。但是我们传播的是一种品牌的精神价值,我们身体力行的,今天我们做了,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有非常好的感受和体验,能做到以后不后悔,就可以了。
记者:不用太在意结果的东西。
王迅:对,因为太在意结果就会有很多利益,各方面的一些影响。
记者:我还希望您给网友推荐几部您印象比较深刻,或者是比较喜欢的几部电影或者几本书?
王迅:我就说书吧,我看一些现在流行的书,大众流行的书,它分析一些表面的现象,这个科技战争,那个科技风暴,其实它的本质,我在看一些研究社会本质的书。像互联网的创新要研究互联网的本质的,就是研究人的行为、人的社会学、群体的行为模式,比如说大家能看到的《失控》。我觉得社会学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比方说黑格尔的哲学,对社会的寓言、预测,逻辑上,这个社会未来的发展是什么样,这些我觉得是一些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原动力。
记者:就是您更喜欢看一些科技哲学类似的,或者是社会人文的深层次的一些书。
王迅:对,我觉得这些对未来的发展推动是长期起作用的,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就是很快的,我们很多时候是看着结果来去判断这个的。
记者:OK,谢谢您接受科技先生的采访,祝青橙越做越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