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继续推动金融资源向‘三农’倾斜,三农金融事业改革试点要覆盖全部县域支行。但是,如何能够确保金融资源有效到达,解决县域支行到农民家门口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农村金融能否在农业现代化中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
基础设施建设是金融资源倾斜的先决条件,但是农村金融机构受到资金、设备、网点审批等等限制因素,又无法在短时间内加快大批量建设。行业内相关专家认为,要进一步打通农村支付渠道,除了加大“助农取款服务”网点的布局外,还可以采用“移动银行”深入偏远山村,从而实现农村支付“高速路”的全面覆盖。
据银行业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和农村的金融网点均为10万左右,但是在以庞大的农村人口为基数的前提下,农村地区万人拥有银行数却仅仅有1.26,远远低于城市人口平均拥有数。在很难快速增加营业网点的当下,如何消除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满足农村地区日常小额取现、余额查询等基本金融需求是个难题。针对这一问题,人民银行早在09年就提出了助农取款服务这一重要举措。截至2014年上半年,助农取款服务点达到近90万个,覆盖行政村48万余个,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行政村消除超过80%,基本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构建起了支农、惠农、便农的“支付绿色通道”。
除了固定服务点的布局外,“移动银行”成为了针对偏远农村地区的最佳解决方案。“移动银行”自诞生以来,就成为了连接城乡、惠及民众的金融服务“快速通道”,但受限于成本以及电源的限制,近几年“移动银行”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始终难以真正落地。可喜的是,在2014年金融展上,以“直流智能电源专利技术”打造的“移动银行”新鲜上市,成为众多银行,特别是农村银行青睐的产品。据了解,该项技术由国内专业的IT服务商神州信息旗下子公司神州数码金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已在山东临淄农村商业银行落地实施,而其搭建的“移动银行”可在总成本节省一倍以上的同时,实现断电不间断服务八小时,由此打破了银行发展的瓶颈,或将成为未来银行发力偏远山区的有利选择。未来,“移动银行”必将成为农村支付“高速路”上的重要一程。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意见》的逐步落实,农村的支付服务环境将得到大幅度改善,但要支撑这样一个繁荣的农村金融市场大环境,还需农村支付服务的相关参与者共同努力,利用新技术、新平台、新渠道向农村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让农民真正享受到“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