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沪江创始人、CEO伏彩瑞在互联网教育“黄埔军校”上透露,沪江总体用户规模已经超过8000万,其中5000多万为移动用户。
讲话中伏彩瑞提到,2014年沪江不光迎来了用户数量的飞速增长,更在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同时,带动了用户的互联网学习习惯。而这股学习浪潮在双十二当天一举为沪江带来了657万人民币的成交额,创下互联网教育行业单日营收之最。
伏彩瑞指出,大市场要有大情怀,互联网教育一片蓝海,互联网的经济形态蕴藏着无限可能,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2014年沪江敲开了互联网教育黄金时代的大门,创下了日入100万美元的纪录;而在未来,这个行业必定树立新的标杆,1000万美元一天或将成为互联网教育的新常态。
以下为演讲实录:
线下教育15年不及线上24小时?
大家好,我是沪江创始人伏彩瑞,大家也可以叫我阿诺,欢迎来沪江。
我昨天就想过来参加这个活动,但是因为去了温州的翔宇学校,直到今天才和大家见面。这是温州最大的学校,政府花了4.5个亿,建好之后交给翔宇运营。翔宇集团创业15年,从一家学校做起,做到现在全国直营的就有12所,同时在校的中小学生超过5万人,其“新教育”实验体系辐射的在校生超过了200万。应该说在民营教育体系中,翔宇做得非常成功,规模上也是最大的。
翔宇所到之处,家长的追捧实在惊人,他们的学费不便宜,一年将近2万块,但是每次开学,几百张条子都塞不进去,加开班级都没有办法满足。达到这样的程度,按常人理解,作为这个学校的总裁,应该很开心,是很有成就的。但是他们的总校长卢志文却有很强烈的忧患意识——他说他觉得做到头了,觉得这样下去没有未来。我说怎么会呢,怎么没有未来?
他说,当年在体制里是一名化学老师,算了一笔账,都35岁了,这辈子能教多少学生呢?不如出来当校长,影响力惊人,能开很多学校。但这15年下来,也就同时影响5万人,辐射的最多200万,除以中国14岁以下适龄受教育学生的总数2个多亿,差不多1%的比例,跟没做一样!
现在是各地的政府抢着把学校建好,交给他们集团运营,因为是品牌的保证。问题是,这个时候他犹豫了,不打算再往前走了,为什么?因为这么搞下去没未来,互联网已经来了。听说沪江每天新增的用户超过10万,卢校长就在想:我在校生是5万人,我花了15年心血,你们一天新增的人超过10万,我现在都想象不到,10万人要多大的校舍来承担。
这么多年下来,如今沪江的总用户量已经超过8000万,其中5000多万是移动用户,之前都不敢想象这个数字,如果互联网教育的趋势能保持住的话,2015年保守估计1.5亿,2016年将突破3亿。3亿这样的一个数目,超过了中国14岁以下适龄学生的数量,也超过了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口,互联网的一天已经让卢校长15年的经营那么好的产出都自愧不如。
构筑用户体系耐心渗透市场蓝海
前段时间我去北京,跟俞敏洪交流。聊什么?就一条,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了,新东方的老师走了,高级管理干部也走了,但走走落个清静,走走还真舒服,都走了的话,就是开始改变的时候了。一句话,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从零开始学习!所以,有一个中欧创业班,老俞作为学员去参加。我觉得,这种创业教父级的企业家,面对移动大浪潮来的时候,这种归零的心态和魄力,让人极其钦佩的。
老俞跟我讲,教育大到连新东方也就占了百分之一二,做教育的没办法狭路相逢,哪怕在北京中小学教育,细分了也都没有狭路相逢。也就是只要大家认真对待核心用户,对自己的学员就像对自己的朋友一样认真,他根本就不会嫌弃你不是最大的品牌而抛弃你。他一定会跟随你,哪怕你是一个光杆司令,一个老师,他也会紧紧跟随你;他甚至愿意出来帮你做事情,他重视这种参与感,他愿意跟你共同成长,他也愿意从你这里获得知识以外的东西。
很多人很急,觉得互联网就是要赶紧怎么怎么样,要不然就没戏了。我觉得互联网教育和大家之前了解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是两回事,不是说不马上怎么样就没有机会了,大家都有机会。就比如翔宇集团的卢校长,他跟我讲15年的教育沉淀和精华,我马上就说我B2C的教育做不过你。不是说时间没有你长,就算时间比你长,我觉得我还是做不过你。为什么?因为你对这个有独到的见解,你们整个团队全部都是做教育的,是非常非常深入的。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你们的思路完全限制在一所学校里,而沪江从一开始就不是一所学校,哪怕做B2C的沪江网校也不是一所学校,这只在我们的进程中一闪而过,帮助更多人掌握互联网教育该怎么做的一个生态平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未来。
试想一下,每天来沪江的十几万人是什么概念?他们不是所有人都像当年一样,来沪江学四六级英语,他们的需求已经千变万化了。沪江今年的发展不光是在用户数量上的增长,还包括了整个产品的品类构成,比如沪江CC课堂直播平台就是今年普及的事情。我们以前没有搞过直播,以前沪江只是一家web开发的公司,但是我们现在不光给大家提供这样的直播平台,而且是用实实在在的多端,为的就是应对整个互联网新形势。而我们的用户也早已经从语言学习进入了包括中小学、职场和兴趣等所有领域,我们几乎是无法阻拦大家兴趣的延伸。
最近发生在我自己身边的就有一个案例,我们家保姆阿姨,背着我偷偷地报了沪江网校,花了500块人民币。我就想,你跟我说一声啊,你告诉我不就可以了嘛。但她这么讲,觉得不花钱学不好,她说心疼钱啊,500块啊,这样就有动力了。而且,她还跟我的司机商量好,说要跟他做同桌,争取学得比他好,这就是发生在我身边。
学习真的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应该这么去讲,任何一个社会人心里都有一个成为更好自己的梦想,对吧。她都想要自己更棒,只是以前不是那么方便。我问阿姨你怎么学?她把安卓手机拿给我看——“看!我装了沪江网校!”手机哪里来的?被联通忽悠,充了一年的话费送了个,要不然她不可能再去学,实体学校解决不了阿姨的问题。这五百块不算多,但对她来说不算少。如果我们所提供的教育体系是满足不同层次人的需求,你觉得你将来还会赚不到钱吗,你觉得你将来的情怀还落不到地吗?
日入千万美金或成互联网教育新常态
2014年沪江做的最多的工作,不是去收割市场,甚至不是去发展用户,而是实实在在地加强基础平台的建设,因为这一年我们感到身上的使命感在增强:用户总量上是最大的,用户活跃度在提高,我们设计的系统平台就必须达到亿级以上。现在已经8000万了,我们的产品还有不少可以提升的空间,但就像很多老师说的那样,看着沪江的直播效果一点点好,直播质量一点点高。
正是由于各个方面的努力,双十二那天,我们网校团队达成了我们三年前的夙愿。此前,我们CFO提了一个要求,就是我们公司应该是“双十双百”,就是先单日收入10万人民币,然后单日收入10万美元;紧接着单日收入100万人民币,最后单日收入100万美元。我们本来希望花五年时间做的,那天他说如果做到了就裸奔,结果在大家的努力下,他真得兑现自己许诺了……其实当天原定计划是500万人民币,最后冲到657万,我一直无法衡量这个裸奔对于这个收入到底有多大贡献,多出了那么多。
这个事情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我们做互联网教育要关注的,互联网教育能赚多少钱?这个事情不会让你丢了情怀,这就好像当年淘宝的双十一,让人知道一天收入可以达到香港人一年的收入。人最怕没有希望,人最可怕的就是充满希望,人家觉得是高山,我觉得这是让我锻炼攀爬。所以我觉得,我们公司需要,行业也需要,优秀创业者都需要,就是你看到是可以这样的,这种657万一天完全可以常态。而在我看来,1000万美元一天的新常态,绝对是互联网教育该去干的事情。
互联网的经济形态就是制造很多可能,小米是这样的,现在很多新的品牌都是这样子。而我们在互联网教育,也是这个道理,我们不是教育信息化、互联网化,我们是从头到脚用渗透到每个毛孔对互联网的理解,用互联网的思维,用互联网的行动纲领,用互联网的脚步去重塑教育的一切。不用担心教育那么大,我现在做不完怎么办,不用去想这件事情。
如果是这样做事情,就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将来干的很累,今天赚的钱明天就会赔掉。有些时候,尽管我不是最牛的,但我一定是第一阵营,这个事情完全值得去干,说不定就是在这里面变成改变历史的人。我觉得互联网教育创业要有大市场,要有大情怀,要上得了天下得了地,不要只在云端,不要只在低头看路,一定要找到中间的结合点,一定既要开眼界,也要亲自实践;不要只做理论家,也不要不会总结分析,不学他人经验,如果找到这样好的分寸,我觉得每个人都会大成功。
最后,预祝大家都成为这样的人,谢谢。